首页> 罗平新闻 > 罗平富乐在线旅游地图
风景名胜:中天斗阁:(1)天生桥,富乐天生桥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正北约3.5公里的块泽河上游,该地河谷深邃,悬崖陡峭,水流湍急,鹰旋兽迹,一桥横卧东西,茶马古道顺悬崖山势尾桥而过。远观其景,斧劈悬崖,险峻之中点缀着苍翠,古道蜿蜒上下走势平坦,一桥飞架,是桥非桥,趋于自然;身临其境,山水映人,人居山水,自在而清幽,神秘而坦然,大自然鬼斧神工,给你带来的是灵犀之中的遐想。
交通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::2006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,口恩公路全面完成了测设规划和评审工作。阿洪至河外公路,北斗至红岩公路路面改造等工程在积极筹措中。水利建设成效明显,2006年共完成管网建设7200米,建设小水窖892口,水池完工23个,修复水渠9100米,阿洪大沟,法本、合家山基本烟(农)田建设全面启动,工程进展顺利,将于2007年3月投入使用,解决了全镇8500亩的农田用水难问题。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金额2750万元,比上年增长31%;全镇新建小水窖992个,人畜饮水工程4件,完成农田水利建设10件,增加蓄水量43000立方米,完成投资金额953万元(含群众投资);改善和增加灌溉面积8500亩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.5平方公里,解决人饮0.4万人,大牲畜3000头饮水问题;全镇水利化程度达42%。2、全镇两个村(居)委会进村道路已全部硬化;已通自来水农户5591户,饮用井水农户4247户,饮水困难农户982户;全镇各村(居)委会全部通电、通电话、通广播电视。3、全镇建有沼气池的农户858户,安装太阳能的农户97户,建有小水窖农户992户,已完成“一池三改”农户161户。4、全镇建有4个农贸市场,3个“万村千乡”市场农家店,1个大牲畜交易市场(年交易量5000头),个体工商户243户。5、镇区内主干道全部硬化,正在改扩建之中,并安装路灯114盏。6、富乐镇党委、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20余万元,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,各村(居)委会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,完成村中道路、公厕、垃圾堆放点等基础设施建设,全镇建有简易公厕9所。
历史文化:浙溪书院:(一)历史演进,据罗平县志和地方碑文记载,富乐原本不是聚居村落,明朝中期仍只有散居游商不定期来此生活,有民居生活记载是外地游商到此发现有银矿(现在的铅锌矿)而云集于此(其代表者刘志远)形成小镇,其中以明未清初的镇远将军李定国号称带兵10万人(最少五万)到此开矿为鼎盛时期,富乐的历史已超400年,富乐原名卑逝厂,开矿后叫窝银厂,约民国初年定名为富乐;新中国成立后区划为罗平北区第五辖区;1952年为罗平第七辖区;1953年为县第六辖区;1958年改称富乐公社,<火箭公社>,至1963年更名为富乐区;1970年为富乐公社;1984年后又改名富乐区;1988年定名为富乐镇至今。富乐镇杂居着回、彝、白、傣、壮、布依等少数民族,各民族信仰各异,道、佛、伊斯兰、天主教四教合一。富乐人民多为外来移民,土著居民较少。富乐镇虽地处罗平边陲,堪称旱码头,其原有商业文化、手工业文化、饮食文化和民族文化成为罗平12个乡镇中较为繁荣和发达的一个文化古镇。文物古迹如下:
(2)鸳鸯池:鸳鸯池,原来人们叫热水塘,位于富乐镇政府所在地正东约7公里,是块泽河上游自然形成的温泉,因其借块泽峡谷之景而蜚声四围。在过去的人们心中,那是大自然的恩赐,人人都可享受,是块泽河两岸人民童年的记忆、成年的“红粉”、老来的独衷。从古至今,块泽河两岸人民在鸳鸯池中一直就是“老少同游拉家常,男女共浴不设防”。来此就是享受和谐,享受自然,何计俗礼姓氏,“各人自驱劳作乏,那管他人身上垢”,来了就洗,洗完即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