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的罗平是美丽的。万亩油菜花灿然绽放,世界大花园的美丽景致让这片土地声名远扬。2013年春天的罗平,甜蜜的花香里更多了一分丰收的喜悦。
罗平县地处滇、桂、黔三省结合部,既是云南出省、出海的东大门,又是布依族文化的发祥地。境内面积3116平方公里,下辖12个乡镇,总人口58万,聚居着汉、彝、回、布依、苗等民族。境内有奔放美丽壮观的九龙瀑布群、万亩油菜花海等多个风景区,素有“滇东明珠”之美誉。雄奇秀美的河山蕴育了丰富多姿的布依文化,更孕育了一支“为民司法”的忠诚卫士——云南省罗平县人民法院。
欲叶茂者必深其根,欲流畅者必浚其源。罗平法院在先后荣获 “集体一等功”、 “全国优秀法院”后,2008年3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“全国模范法院”,去年至今还先后被中共云南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省级文明单位”和“省级园林单位”称号等多项荣誉。
筑牢理想信念
92万赔偿金让翁媳关系剑拔弩张,到底谁是谁非?罗平县长底乡本块村委会一位七旬老汉,儿子在深圳工地上意外死亡后,获赔92万赔偿金,但却被儿媳妇揣入腰包,一怒之下老人将儿媳妇告上法庭。
据了解,2011年8月,罗平县长底乡本块村委会村民肖本昌在深圳工地上被围墙砸死,媳妇王小仙等亲属悲伤不已,随后找到工地负责人获得丧葬费等各项赔偿金92万元。肖老汉本想老伴年初3月份生病去世,现在第三个儿子又意外没了,儿媳妇怎么也该分点养老费给自己,但儿媳的态度让肖老汉说起来就气愤:“她竟然一分也不给,把我儿子的钱全部藏起来,这让我寒心啊,无奈只有打官司了。”
巡回法庭上,肖老汉与儿媳王小仙还是围绕92万元赔偿金争执不下。经过一个小时的庭审,双方还是无果,最终申请法院主持调解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,肖老汉与儿媳有了和解的意向,双方终于在法庭上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签订了调解协议。最终达成由儿媳将赔偿款中的16.8万元给公公用于生养死葬,其余赔偿款归儿媳及其子女所有。肖老汉离世后,儿媳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加遗产继承。
在2011年年8月起开展的群众观点大讨论教育活动中,罗平法院针对山区群众打官司难的实际,组建了“社会矛盾调处先锋队”、“法律服务先锋队”等10支党员先锋队,以法官进校园、进集市、进厂矿、进社区、进农户、进单位、进监所(简称“七进”)为活动形式,开展法律宣讲、法律咨询、回访帮教、扶贫慰问、抗旱帮扶、共话发展为主要内容,带案下乡,把化解矛盾作为下乡的落脚点,下乡法官既是问题调研员、法制宣传员,又是管理协调员、信息联络员,更是调解指导员。2011年10月13日,罗平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“为民服务创先争优”现场推进观摩会上,法院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创新之举受到高度的评价。
在罗平法院,辖区6个派出中心法庭和机关审判部门都有自己“独具特色”的矛盾化解举措。机关立案庭“速裁调解”高效便民,女法官自愿加入“巾帼法律维权志愿者服务队”,阿岗法庭“情感触动调解法”助力农村婚姻案件调解,马街法庭搭建巡回调解网络,九龙法庭延伸人民陪审员职能,大水井法庭总结出“六步调解法”。通过车载法庭、假日法庭、预约法庭、周末法庭、速裁法庭等多种形式,机关巡回率达60%以上,派出法庭巡回率达85%以上,民事速裁案件调解率达90%以上。司法统计证实,罗平法院2011年办结的1794件民事案件中,矛盾纠纷“不出村、不出乡、不出庭”就得到处理和解决的就高达1443件。
“只要我们心中有老百姓,才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,老百姓就会相信我们、尊重我们。” 采访中,罗平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杨开宇由衷地说。
“农家法庭”贴近百姓,增强了法官与群众的联系,形象生动地送法普法,实现了“审理一案,教育一片”的目的。采访中,当地人大代表老王认为:“‘农家法庭’优化了地方经济环境,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,这一经验值得推广。”
在推进法院文化建设进程中,罗平法院始终坚持把精神文化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灵魂,激发全院干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。先后组织开展法官品格教育培养活动,充分发挥支部、工会的协调作用,围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、九十一周年,组织开展了重走长征路、唱红歌、看红色经典影视文学作品、重温入党誓词、法官誓词,主题征文、篮球、演讲、书画摄影比赛、文艺汇演、党员先锋队大下乡等“十个一”活动,陶冶干警情操,弘扬司法核心价值观。
夯实文化基础
2011年5月31日,是一个让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村民们难忘的日子。当天上午,占地面积2.4亩,建筑地面积260平方米,主体工程投资38万元,附属工程投资7.2万元的云南乃至全国首家巡回法庭——鲁布革巡回法庭,在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挂牌成立。
“山高石头多,出门就爬坡,九分石头一分土,土如珍珠水如油”之称大水井法庭辖区大水井和鲁布革两个乡,是一个集老、少、边、穷、山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,辖区内主要居住着布依、苗、彝、白、哈尼、傣、壮等众多少数民族群众。其中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位于滇、桂、黔三省(区)结合部,是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布依民族乡之一,世居有布依、苗、汉、彝四种民族,境内有属南亚热带气候,全年平均气温18.5℃,山水秀美、环境清幽、风情浓郁、瀑群密布的多依河风景区和险峻幽深的鲁布革三峡景区。考虑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不到二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高达87%且多数居住在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实际问题,罗平法院党组在总结假日法庭、景区巡回办案点工作的基础上,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决定在鲁布革乡政府所在地鲁布革发电厂景区正式成立巡回法庭,抽调大水井法庭的3名干警进驻,留下一支不走的法官队伍。
2006年1月17日,罗平法院人告别拥挤狭窄的办公环境乔迁新楼。总投资1400万元、占地35亩、建筑面积9013平方米的新审判楼正式投入使用后,罗平法院迎难而上,强力推进辖区派出中心法庭项目建设。截至2011年年底, 5个中心法庭、1个巡回法庭全部达到设置规模化、建设标准化、审判规范化、管理制度化的要求。在抓好法庭硬件建设的同时,罗平法院党组同时开展法庭信息化建设。目前,5个派出法庭已经实现与院机关、曲靖中院、云南高院的局域网联接。